2016年11月7日—8日,第五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将在我省隆重举行。这个被誉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合作对接平台以后将固定在河南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与前四届活动相比,本届活动有哪些不同?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哪些新的动向?10月24日,在省*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工信委主任王照平。
三大影响力权威性高、参与度广、效果显著
王照平说,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影响力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权威性上。这项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南省*在2010年共同创办,是全国第一个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与省级地方*共同主办的大型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也是目前产业转移领域全国惟一的“国字头”。2010、2011、2012、2014年已成功举办四届,2012年起主办单位扩大至河北等8省(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我省是活动的核心主办方。我省对这个平台倍加珍视,每届活动均由省长担任组委会主任。其次体现在参与度上。活动坚持区域性定位、全国性参与、综合性运作,突破省域和行业界限,广泛邀请国内外*、产、商、学、研、金、协等各界参与,致力为地方*、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研发组织、金融机构等搭建供需交互平台、合作对接平台、宣传推介平台、展览展示平台,围绕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智力等促进全方位合作与共享,知名度、关注度、参与度逐届提升。到2014年,参与活动主办和协办的省(区、市)*已达16个、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高校19家、国家有关行业协会17个,客商规模已从2010年的1000人上升到近5000人,这在国内目前是绝无仅有的。本届活动参与规模将超越2014年,届时,“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将参与进来,“虹吸效应”正在形成。再次体现在活动效果上。我们的基本办会思路是,以产业转移合作为主线,将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通过活动搭建平台,力争每届活动签约一批、推介一批、储备一批重点合作项目。2010至2014年前四届活动,累计促成产业转移合作项目3596个、签约投资总金额18209亿元,推动河南等中西部9省(区)与国家有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东部省(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3份,后续达成技术转移协议498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760余个。随着签约成果的持续转化,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活动已从最初的探索性实践发展为示范性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将其誉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对接品牌”。
两大不同平台固定化、合作多样化
本届活动与往届活动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平台固定化。往届活动一年一协商,办不办、何时办、谁来办不确定。连续四届活动成功举办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河南等9省(区)*共同商定,自2016年始建立“一部九省”固定办会机制,今后该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时间固定在11月上旬,东道主固定为河南,固定主办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9省(区)*,同时邀请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参与主办。这是对我们以往活动成效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也进一步确立了河南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桥头堡”和“领头羊”地位。二是合作多样化。往届活动,我们更多的是希望东部的产业、资本、技术等向中西部单向流动。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的不断演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我们的理念、思路、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本届活动将拓展视野,突出互动互惠互补和共谋共享共赢,将单向承接与双向流动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产业转移的科学性、实效性。
瞄准五大主导产业引得来、落得下、生得根、育得成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由利用中国劳动力优势向开拓中国消费市场过渡、由个体转移向产业链拆分外移转变、由一般投资向合作开发和跨国并购演化;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加速产业溢出效应,部分产业整体式、链条式、集群式转出,深化区域联动和分工协作成为产业转移主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产业转移工作将紧紧围绕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扩容提质增效相统一、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持续提供支撑,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在承接目标上,要聚焦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材料制造、信息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建材、冶金、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调高技术水平、调强制造能力、调优工业结构、调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承接路径上,综合优势突出的地区要强化龙头带动、垂直整合,着力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高起点高层次,拉升承接标杆;传统农区要依托市场和劳动力优势,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大中小企业,推动加工贸易、研发设计及其配套产业一体化发展;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依托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优势,以本土企业为主导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区域性生产网络;资源型地区要依托原材料基础优势,大力引进终端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企业,实施资源就地转化和产业整合。在推进机制上,要加强*策协同,以产业*策为导向,促进产业*策与土地*策、环保*策、财税*策、信贷*策协同发力,提高承接项目质量;同时要建立谈判、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壮大等全过程服务链条,发挥土地、资金、用工、用电、市场开拓等全方位保障效应,使转移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生得根”“育得成”。
(来源:2016年10月26日《河南日报》12版)